close

  重載車直接碾軋過十三爺陵墓的神道 攝/法制晚報記者 崔毅飛
  法制晚報訊(記者 崔毅飛) 備受雍正皇帝榮寵的怡親王、在各類影視劇中頻繁出鏡的“十三爺”——愛新覺羅·胤祥,他死後的生活可能並不平靜。
  《法制晚報》記者近日發現,位於河北省的“怡賢親王墓”,歷經戰亂,園寢建築多半已經受損。其雖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,但重載車輛長年蹂躪古墓神道,給幸存下來的文物造成諸多安全隱患。
  目擊重車碾軋古墓神道
  河北省淶水縣東營房村西南,三面環山,一面臨水,是十三爺的長眠之地。園寢坐西向東,占地六百餘畝,曾經有三十多座配套建築,但歷經戰亂多數蕩然無存。如今的王爺墳,大多變成了莊稼地。
  怡賢親王墓現存文物主要集中在三里長的神道上。贔屓及神道碑立在神道的最東面,其上碑文左滿右漢——“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和碩怡賢親王神道碑”清晰可見。三間四柱石牌樓兩座,氣勢恢弘,還包括神橋三座。
  神道原本是通往陵墓殿堂等處的大道,如今卻是附近村民出入、下地幹活的必經之路。農用車在神道上來來往往,還不乏重載貨車,留下深深的車轍痕跡。近日記者探訪時發現,一輛未掛牌的水泥罐車,轟鳴著從石牌樓下穿過,站在附近的人能感到震動明顯,大車隨後又從石橋上碾軋過去。
  記者看到,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“禁止重載車輛通行”的警示牌就矗立在神道旁,大車司機卻視而不見。
  觀察神橋拱石出現斷茬
  “怡賢親王墓”是國務院2006年公佈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如果從十三爺1730年去世算起,這座規模宏大的園寢,已經有284年的歷史。
  馮其利先生所著的《清代王爺墳》一書記載:1927年,怡王府來人將樹砍伐賣掉,上世紀30年代曾遭盜墓。此後,怡賢親王墓地面建築除三里神道的牌坊、神橋等,再無遺存。
  北京文物愛好者孟國忠先生告訴記者,他2010年曾經造訪此地,當時就發現很多大貨車穿行神道,反覆地碾軋、蹂躪,實在讓人揪心。
  記者觀察,神道上現存三座石橋,兩座拱橋的扇形頂拱石,已經出現了10餘處斷茬、裂縫,顯現出類似鑿損的痕跡。
  據當地村民說,這些硬傷,都是重載車長年碾軋所致。
  觀點穿行重載車文物隱患多
 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副研究員劉衛東指出,在現存的清代王爺墳中,怡賢親王墓規模宏大、遺存較多,實為不易。重載車輛長年穿行古墓,難免剮蹭、衝撞到文物,造成無法輓回的損失。石牌坊就像搭積木一樣,而石構件很容易被重載車震酥。
  中國古橋研究與保護學會會員梁欣立先生介紹說,園寢內的神橋,一兩噸重的馬車、轎車還能勉強應付,若被三四十噸重的重型卡車長年碾軋,容易造成橋體下沉、變形,甚至坍塌。若要延長文物壽命,必須制止重載車輛通行。
  就此事,記者致電河北省淶水縣人民政府的文物管理所。一位姓錢的所長介紹說,怡賢親王墓的神道,在清政府滅亡之後,變成了一條鄉村互通的“道路”,這屬於一個歷史問題,不容易解決。文物部門也曾對重載車進行管理,但又沒有別的路可走,結果有的車乾脆軋了老百姓的莊稼地。
  錢所長透露,他們正計劃在神道南側修一條路,解決車輛通行的需求,從而避免大車威脅文物。
  文/記者 崔毅飛 新聞觀察員 孟國忠  (原標題:十三爺墓 重載車穿堂過 怡賢親王墓位於河北省淶水縣 系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社會車輛威脅文物安全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c60pcuqc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